做合格市政人,建設美麗新家園
在渦陽縣市政公司,有一個年輕人,因為愛“抬杠”,大家取個了名字叫“楊較真”,而責任和擔當就是“楊較真”在工作中最喜歡和同事們說的事,這個年輕就是楊楠。
楊楠
學成歸來建家鄉
楊楠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渦陽人,大學學的就是土木工程專業,畢業后在上海從事市政工程施工技術及管理工作,一干就是十年,期間連續獲得了國家二級建造師市政和水利專業執業資格;不怕吃苦、認真負責、能力又強,他成了公司里的“熱餑餑”,曾被公司兩次委派到海南省負責重要項目的施工及管理工作,然而渦陽游子的心始終牽掛在家鄉。
2018年上半年,當他聽說渦陽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招聘人員時,他毅然報了名,順利的通過筆試、面試,最終他放棄了在一線城市優越的工作環境和豐厚報酬,如愿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鄉——渦陽。雖然有同事和朋友對他的選擇不理解,但是他自己心里知道,我是一個渦陽人,這里有我的根。
精益求精干工作
因為本身就是科班出身,又長期在工程一線工作,進入到市政公司后,他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,迅速進入了工作角色,結合自己長期在一線城市項目管理中的經驗,將一些先進的理念和技術運用到工作中來,積極在工作中進行創新,使其負責的工作能夠保質保量完成。
在施工企業,作為項目管理人員,工作場所大部分時間在施工現場,經常是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腿泥。但是對于他來說早已習慣了工地的生活,他經常和同事說“項目管理就要在項目上管理,待在辦公室里怎么能了解情況呢”。
到公司沒多久,他就被派到了樂行路改造工程,因為樂行路改造工程任務重、工期緊,所以施工人員考慮最多的就是怎么加快進度確保按期完工,有時偶爾會有一些細節處理不到位,但是堅持精益求精的他總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,并堅持嚴格按照標準和流程進行施工,嚴把工程質量關。一開始的時候,個別工人不理解,認為本身工期就很緊,這樣“太死板”的話,無疑大家就要更多地去加班作業,每次加班他總是沖在最前面,而下班的時候往往又是最后一個離開的人;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工作認真的他就這樣第一次贏得了同事們的“大拇指”。
愛“抬杠”的楊較真
最難啃的“骨頭”,他說最難的也是最能鍛煉人的。
同業主單位及設計單位協調施工中遇到的難題
對于工作,他總是精益求精,每個項目所處的環境不同,遇到的問題也可能不盡相同,每當遇到未從遇到的問題,哪怕在別人看來是很小的問題,他都會認真的去處理,查閱資料、請教老同志,直至徹底弄明白;他說做工作一定要高標準,如果管理者的標準要求低,那么到具體施工人員那可能更低,就有可能出現不合格及返工現象,工作中他不允許抱有大概、差不多的思想,他總是自嘲說,好多次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強迫癥。
深入現場察看施工質量
無論天氣怎樣,只要工地上施工作業,總能看到他的身影,在施工的過程中囑咐作業人員不能怕麻煩,一定要確保質量;施工過程是施工成果形成的關鍵環節,也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,施工成果檢測是對施工質量的反饋,每道工序的開始他都會帶領著同事到現場,告訴他們哪些是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地方,同事們有不懂的他總會耐心地講解,直到完全明白。叮囑他們一定要“走出去,去發現、去思考”,因為每一個新的項目,都能學到新的知識與技能。
天靜宮路(太清路-武家河)西側瀝青攤鋪的前一晚
能吃苦,不怕累是工程人應有的品質,這些品質也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體現,在他所負責的天靜宮路改造工程,太清路至武家河段西側計劃是2019年11月19日一早攤鋪瀝青,基層必須要在要在18日晚上清掃完畢,結果清掃機卻壞了不能工作,所有的機器設備都已到現場,瀝青料也已安排生產,為了不耽誤第二天瀝青攤鋪,他就帶領項目部工人連夜清掃,等把那1300多米基層面清掃完已經到了深夜1點多,安排工人回到宿舍后他才回去,到家妻子和孩子早已入睡。
因為工作,妻子對他也曾有過怨言:父母年邁,女兒的學習無人輔導,二寶生病也都是她一個人在家和醫院之間往返,但是看到他早出晚歸,深夜到家時的疲憊,也理解了他的辛苦,選擇了默默的支持。
這就是同事們眼中的敢于擔當、不怕吃苦、愿意付出、勇于向困難挑戰的“楊較真”;我們也相信那個認真、縝密、秉承著“做合格市政人,建設美麗新家園”信念的“楊較真”在將來的工作中一定會贏得更多人的理解與認可。
上一條 :同力協契 銳意進取
下一條 :徐兵:不忘初心,砥礪前行